文化动态
“枯木逢春”的识字教学
作者:范海军  年份:2009 期刊名称:华夏女工(华夏教育) 关键词:课程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 识字教学 识字量 低年级学生 阅读面 老师 作业本 
描述: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要求低年级学生增加识字量,扩大阅读面,从而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这样的要求,使得低年级的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生字、词。于是耳边经常听到“每个字写五行”、“把课文抄写三遍”之类的作业,而当老师书桌上的作业本堆积如山时,代之的只能是几个大红勾和潦草的某月某日,学生疲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者:刘智渊  年份:2010 期刊名称:贵阳文史
描述:永乐乡水塘村大关口村民组松山小阜半坡上,一块镌刻“清光绪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墓”的大石碑,时刻提醒路人: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李端棻先生长眠于此。举目远眺,万亩桃林尽收眼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景正是先生开启思想、倾注教育之最真诠释。天意乎?人力乎? 作为“贵阳
“神舟”五号与物理
作者:方勖奎  年份:2004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关键词:中学 物理学 物态变化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 失重 能量转化 
描述:“神舟”五号是中国第一艘载人太空船,它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自力更生精神,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它成功地让“中国制造”这个无可争辩的民族品牌高悬太空,雄辩地证明着:“东方雄狮”已经真正崛起。载人航天技术集中地体现了高科技的魅力,可以说它是当代尖端科技成果的精华。你知道吗?能让“神舟”五号进入太空依据的就是
“言旨话”与屯堡人的历史记忆
作者:张定贵  年份:2011 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言旨话” 历史记忆 族群文化 族群认同 歇后语 屯堡人 
描述:从社会记忆视角考察屯堡人所称的"言旨话",发现这一语言现象有一套传承机制。"言旨话"体现了屯堡群落的社会记忆是连续性的,而非断裂的;它不是权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与屯堡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结构性的文化生态系统等有着重要的关联,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历史记忆的连续性对屯堡人族群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通道”与贵州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建构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名称:新华文摘 关键词:2010年 贵州 社会文化基础 通道 汉文化 明清时期 《思想战线》 民族关系 
描述:孙兆霞、金燕在《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明代以前“贵州”的民族地理分布以及“夷汉”关系特点是:政区分归湖广、四川、云南;族系分为由古代濮人、越人、氐羌、南蛮嬗变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贵州”地域上仍未形成与帝国相勾连的政区网络,处于“夷多汉少”的民族族性结构状态;汉文化还缺乏以人为载体
《吉昌契约文书汇编》首发式举行
作者:汪清梅  年份:2010 期刊名称:民族学刊 关键词:西桥镇 文书汇编 契约文书 地戏 安顺市西秀区 历史文献 屯堡文化 
描述:2010年7月29日,历史文献“《吉昌契约文书汇编》首发式”在契约文书发现地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吉昌村举行。为祝贺首发式,数千名吉昌村村民自发组织了地戏、花灯等一系列具有屯堡文化特色的展示演出。《吉昌契约文书汇编》首发式举行@汪清梅$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创新精神初探
作者:桂二满  年份:2014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关键词:《大学》 创新精神 创始人 孔子 断章取义 农业生产 圣人 儒学 
描述:近百年前,为了时代的需要,人们曾对儒学进行过一次惨绝人寰的“屠戮”.儒学被认为是万恶之根本,而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这个两千年来保持着圣人地位的伟人,则更是遭受了不应有的不公正待遇:他的很多言论被作了断章取义的歪曲理解,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以及对农业生
《大学》创新精神初探
作者:桂二满  年份:2014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关键词:三纲 《大学》 万物之灵 不公正待遇 创新精神 八条目 尽信书 农业生产 “至善” 儒家学说 
描述:近百年前,为了时代的需要,人们曾对儒学进行过一次惨绝人寰的"屠戮"。儒学被认为是万恶之根本,而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这个两千年来保持着圣人地位的伟人,则更是遭受了不应有的不公正待遇:他的很多言论被作了断章取义的歪曲理解,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以及对农业生
《屯堡乡民社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06 期刊名称:小康
描述:
《屯堡文化研究(2012卷)》出版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北征 生活习俗 江淮地区 卫所制 文化个性 先进生产方式 长治久安 黔中 屯堡文化 文化现象 
描述:屯堡文化滥觞于明朝的卫所制度,即民间所谓"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明初,在大明军队征服西南以后,朝廷为长治久安,令大军就地屯戍,并从中原、湖广和江淮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黔中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又恪守各自世代相